返回首页 中文版 ENGLISH
标准化建设
流程管理
战略管理
风险管理
卓越绩效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
班组建设
现场管理
企业文化咨询
创一流
社会责任管理
体系认证
企业内控
专题技术
研发或其他新项目
同业对标
 
首页服务内容 → 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
   绩效管理体系综述
  1、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中枢,企业关于管理改进的各种努力事实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驱动着绩效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过程。
  2、绩效管理就是将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传递到部门和员工,并通过部门和员工的努力实现目标。绩效管理由组织绩效管理和员工绩效管理有机组成,前者也称为组织绩效管理,后者也一般称为员工绩效管理。
  3、绩效管理是战略的演绎与执行系统。企业战略目标转换为可衡量的业绩目标,并落实到各级部门;通过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激励机制,牵引各级管理者实现经营和战略目标。“平衡记分卡”、“关键结果领域KRA”、“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常用的业绩管理工具。
  4、结合多年的咨询实践,深入研究国际绩效管理发展的趋势,在中国企业创新性地提出了“标杆基准法”、“成功关键因素法”、“鱼骨图分析法”等绩效管理模式,并针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定位、组织与人员特征等,从企业战略出发,选择适当的方法、工具与流程,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指标体系与考核方式,系统构建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
  中国成长型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没有建立起部门和个人的KPI
  2、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流程和方法。
  3、制定KPI主要依据部门的职责及个人经验,与战略没有形成关联
  4、制订的指标比较空虚,难以量化,“指标不应是一两个人坐在那里想出来的,要系统思考、一定要理顺思维”
  5、目标值太高,未考虑现状,可行性不够,“年度计划的目标太高了,如合格率目标90%,实际上只有80%”
  6、单纯扣罚式的考核机制,导致员工的不满
  7、缺乏数据基础和统计系统,考核数据收集不准、不齐,不知道如何评分
  8、绩效考核未与薪酬有效挂钩,“不管进步也好,退步也好,绩效考核还是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
  9、考核流于形式
  10、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没有把绩效管理看成一个绩效计划-辅导-考核-反馈、结果运用的过程
  11、公司缺乏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没有与运营管理相结合,没有与计划和预算管理流程相结合
  12、缺乏等级区分和比例控制
  13、管理者缺乏绩效管理理念和技能
  14、考核缺乏重点
  15、缺乏绩效分析、缺乏绩效沟通
  16、考核低等级向新员工集中
  中能国源绩效管理体系解决方案
  1、公司战略、业务流程、梳理
  2、KPI指标体系设计 (KPI管理办法)
  (1)KPI设计培训(平衡计分卡、KRA方法、职责-流程方法、价值树、关键驱动因素法)
  (2)公司KRA和KPI确认
  (3)部门级KPI设计(辅导)
  (4)部门KPI评审会
  (5)KPI管理表编写(指导)
  (6)将部门KPI分解到职位,形成职位KPI
  3、绩效管理制度/流程设计
  (1)明确绩效管理目的、指导思想、管理原则
  (2)建立/优化绩效管理组织(如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等)
  (3)设计/优化绩效管理流程
  (4)绩效管理各个阶段具体操作办法和注意事项
  (5)绩效管理委员会制度
  (6)高层述职管理制度
  (7)年终综合评议制度
  4、绩效合同或绩效计划评估表辅导
  5、绩效管理方案培训
  6、绩效管理方案实施辅导
  绩效管理体系咨询的项目价值
  1、方案价值
  (1)系统性——结合公司战略与目标、组织及流程、薪酬与激励、能力发展及培养,系统考虑和设计
  (2)针对性——针对企业实际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
  (3)可操作性——提供容易领会和掌握的绩效管理方法和技巧
  2、过程价值
  (1)转移绩效指标设计、绩效目标及计划制定等方法
  (2)帮助推动HR部门和业务部门推动绩效管理方案实施
  3、无形价值
  (1)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思想,并在形成共识
  (2)避免绩效管理常见误区
绩效管理的误区
  误区之一: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考核过程的精确计算,而忽略了绩效考核的导向功能。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某种程度上也是绩效管理的难度最大的环节。而考核指标的选择与考核标准的确定又是这一环节的难点和重点。考核指标好比高考的科目(数理化或音体美),它主要影响被考核对象的行为导向(是学好数理化或音体美);考核标准好比高考各题的评分标准,它主要影响被考核者的考核得分的绝对数。从绩效管理的目的来看,导向功能(督促被考核者在哪些方面提高)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而绩效得分只是区分不同员工之间绩效相对差距的手段,如果考核的导向就错了,这种差距的区分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考核指标的选择与考核标准的确定是分属不同层面的,只有考核指标选择正确,考核标准的确定才更有意义。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要时刻警记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去精确计算员工的绩效得分,而是通过区分员工间绩效的相对差距和考核内容的选择,将员工的行为导向企业所希望的方向。
  误区之二:过于追求考核指标的量化,轻视定性指标的作用,否认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指标的量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消极作用,但绩效考核的过程不可能是按公式计算的僵化过程,由于客观情况是千变万化,考核者只有在考核体系提供的计算或定性描述基础之上,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才能真正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成绩,并且有些考核内容根本是不能量化或量化只能导致僵化的。考核者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中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他能根据权变的环境对被考核者的绩效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纠正量化指标所具有的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局限。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各级管理者要正确认识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中的能动作用,摈弃偷懒思想,提高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去评价被考核者的绩效成绩的技巧和能力。
  误区之三:力图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纳入绩效管理的范畴。实践中,许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都试图将公司方方面面的考核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内,有的甚至将计划生育工作都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事实上,绩效管理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应该包罗万象。绩效管理包罗万象的结果是增加了绩效管理的难度,冲淡了绩效管理的主题,自然也就影响了绩效管理的结果。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正确界定绩效的范畴,处理好绩效管理与企业其它方面的关系,尤其是绩效管理与其它考核奖惩的关系。
 
 
 
友情链接:
国家电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 国华集团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
版权所有:中能国源(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祟文区崇文门外大街3号(新世界商场楼上)南办公楼606、607室
电话:010-67022615  67025515  传真:010-67054489  邮箱:bjcebcc@126.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9028854号-1